北京
打D回北京之家 2009年7月16號晚上,我跟鵝小姐坐在一輛手排的VolksWagon計程車裡,要回大夥住宿的北京之家。北京的計程車幾乎都沒有開冷氣,但是從打開的車窗吹進來的風,卻讓我感到十分舒服,我們現在奔馳北京的長安大街,這條路好大,有好多條車道,過去這幾天我們去過的地方一個一個出現在我眼前,就好像是一個簡單的回顧。經過天安門廣場,毛澤東的照片就掛在進入紫禁城的大門上,我好像來到了一個攝影棚,因為這裡出現在太多的電影、電視節目,還有書籍裡,來到這裡反而失去那種真實的感覺。 回到台灣上班後,很多同事都問我北京好不好玩,我說了好多,後來一個新竹的RD副理也問我;『北京好不好玩?』我也說很好玩,他問我是跟團的嗎?我說我是自助旅行,他就說:『喔!你是背包客喔!』我笑了一下:『哈哈,我是小背包客。』我不禁沉浸那股被稱為背包客的竊喜感,還有好像明明10分鍾前,我還是在北京的一種錯覺。是的,我去了趟北京,然後帶著好多回憶跟莫名奇妙的感觸回到了台灣。 Day 1 contact with Beijing people 剛到北京,從機場搭機場快線到北京市內的途中,從窗戶看出去的感覺就很不同,北京的緯度比台灣高很多,所以這裡的樹大多是樹葉細細的那種,不知道正確的說法是什麼,因為地理不是很好。雖然七月的這個時候北京很熱,但是從窗戶看見的風景,不難想像這裡冬天一定很冷。而車上的人,沒意外的話應該是當地人居多,我第一個注意到的是他們都在玩手機,大部分人的手機都是智慧型手機,按鍵很多,螢幕很大,不是在傳簡訊就是在上網,沒想到比台灣還要日本。 下了機場快線後去搭地鐵,這裡開始有很多人開始說話,很吵,說的話當然都是中文,不過他們的腔調還真的就是電視上聽見的那種京片子,卷舌音一堆,然後很多很奇怪的口語。我出國玩都很喜歡聽當地人說話,因為真的就跟電視或是電影看到、聽見的一樣,我就會覺得很開心,有一種出國的真實感開始湧入。 至於這裡的人,不排隊、不讓座,上下車一直擠,上手扶梯沒有任何秩序可言,就連刷捷運卡出捷運站,也是有縫就插縫,而且是不分男女老少,不禁讓我想起之前在香港迪士尼的惡夢,愛插隊的機車大陸人。不過雖然討厭,還是要用力擠,因為你不擠,別人就會擠你。除此之外,北京很多穿著類似公安制服的年輕人,到處都有,大樓門口、捷運站、百貨公司……,我不知道他們到底是不是公安,但是他們的樣子實在很輕浮,站姿亂七八糟,衣服要紮不紮,看起來實在是一點樣子都沒有,而且跟擺地攤的人都一副很麻吉的樣子,感覺很妙。 如果你問我對大陸人的第一印象,說真的,糟透了。對了,他們的很多女孩子都不刮腋毛,我第一次看到的時候時在是太震撼了,太震驚了,真的是嚇的我久久不能自已。不過好險北京之家的台灣老夫婦給了我們一絲溫暖,從介紹房子跟周邊環境的過程,都是相當的nice and smooth,真好。(我們不是住在旅館,而是北京之家,一間台灣人在北京開的民宿。) 天安門廣場 出發前一晚,鵝小姐在電話裡問了我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們要去北京?』這個問題倒是有點把我問傻了,因為好像是在一年前就決定,至於為什麼?那個當下我還真的想不太起來。不過後來在我去了幾個地方後,想去北京的理由就跟拍立得的照片一樣,越來越清晰。 第一天我們去了著名的天安門廣場、故宮,以及天壇,真的都是相當大的景點。那一天我們起了個大早,早到我的起床氣相當明顯,搭地鐵的時候一路臉臭,畢竟早起加上沒有空調的地鐵,對我來說真的是很辛苦, (我們搭的地鐵一號線是北京最早的地鐵,所以沒有空調,只有電風扇。) 後來被教訓說不可以臉臭,因為會影響一起出去玩的人的情緒。嗯嗯,後來想想也是,因為大家一起出去玩,畢竟不是在自己國家,所以只有身邊的人可以互相依靠,彼此的情緒其實會很大量的感染到彼此,煩躁就會更煩躁,不爽就會更不爽,這些都不是大家樂見了,應該要讓開心的情緒更開心,我想這是大家出去旅行都要彼此注意到的,這是我在這一次旅行很深刻的體驗,扯遠了。 出了地鐵站後,沿著人行道往故宮的方向走,我預期會看見很大的天安門廣場,但是卻沒預期到天安門廣場可以這麼大,真的是大開眼界。廣場上人真的很多,有很多從大陸各地 (上海、甘肅、山東……,族繁不及備載)來的旅行團,一團一團的很明顯,因為他們都穿的同樣鮮豔顏色的衣服,不然就是帶著顏色超亮的漁夫帽、廟會帽。整個廣場上的人數估計快破萬。但是很妙的是,天安門廣場居然還是很空曠的樣子,真的很大,難怪當年可以開坦克車進來鎮壓。 走在天安門廣場,當然會想起當年的天安門事件,當時有多少學生的血淚,都在這個廣場上揮灑,為的就是爭取中國到現在還沒有的自由與民主 (寫這句話會不會以後被禁止進入大陸) 。印象最深刻的鏡頭,就是一個學生站在坦克車跟武警前,哭著說:『他們都在騙你們的。』當然,過去的事過去了,我對歷史的感傷,在那個當下其實也淺的可以,畢竟整個廣場所充斥的,是一種歡愉的氣氛。跟鵝小姐在人民英雄紀念碑、還有馬路對面的毛主席拍了照之後,我輕輕的哼著張雨生的【沒有菸抽的日子】,跟著大家一起走地下道到對面的故宮,紫禁城。 紫禁城 紫禁城,或者稱作故宮,跟著大批的觀光客往前走,走在穿過城門的通道裡,感覺很像電影裡要逃難的城門,而城門的高度,的確也是可以讓將士騎著馬戴著戰勝的榮耀歸城,或是帶著侵略的態勢一舉攻入城裡。到了午門前,鵝小姐去買門票跟租導覽器,我則是在旁邊偷聽別團大陸導遊說著午門的故事,十個導遊有十個會說,午門就是電視劇裡斬首的午門,但是這個地方卻從來沒斬首過任何一個人,一切都是編劇沒有歷史考證的胡說八道。聽著也覺得很有趣,因為這就是旅遊間可以聽見的小故事,而漆著朱紅色午門,高聳壯大的氣勢不凡,也一再強調著這裡的特殊。 故宮裡面,由許多不同功能的宮殿以及牆壁隔成許多的小區塊,走在不同的地方,耳邊的導覽器就會說起這裏的故事,有皇帝登基的故事、皇太子爭權的故事、皇妃稱寵的故事,也看到了以前黃帝做的龍椅,作工精緻的龍柱,天花板,以及雕著飛龍的石壁,紫禁城的確裝載著過去清朝滿滿所有的歷史。我也很喜歡看屋簷顏色與其上的裝飾,出國前曾經看過介紹,吻獸的數目以及種類都有著不同的意義,不難想像古時的階級觀念相當深,類似的感覺也在過幾天逛搭人力車逛胡同時出現,當時師傅說著門當的事,雖然相當有趣,不過古代的平名老百性還真的是很沒地位。 走在漆滿金色、大紅色以及白色的紫禁城,心中其實沒有太過平靜,因為身邊的遊客實在太多,站在遠處看太和殿時,上去的樓梯跟四周走廊擠滿了人,實在是很像要攻陷皇宮,擄走黃帝的軍隊,很有另外一種風味。而諾大的紫禁城,幾乎完全沒有沒有人的地方,真的是擠到火很大,尤其當天是我第一天跟大量的大陸人接觸,本來以為北京這種大城市,大家會比較守規矩,不過事實證明我們真是太傻太天真。插隊的插隊,推人的推人,有時不時還會從身邊傳來一陣咳痰聲,我心中只想,大陸人還需要一點時間進化,大概一百年吧! 正當心浮氣燥的時候,天空就開始下起雨,比毛毛雨粗一點,卻不會把人淋溼的大小,天氣理所當然涼爽,紫禁城裡的遊客也忽然不知道躲到哪裡,這時才感受到一絲絲擁古的清幽。看著下雨的紫禁城,這時好像會有一個太監匆匆忙忙穿過下雨的宮殿,爬上階梯去跟什麼人打小報告。下雨的紫禁城的確十分浪漫。 天壇 中午吃了道地的北京炸醬麵後,我們又繼續往下一個景點前進,天壇。其實一開始我有點訝異,因為紫禁城跟天壇是北京兩個最大景點,一天裡面連續走完,真的會很累,不過這也是自助旅行的奧妙之處。我們等了好久的公車,上了車不到十分鐘後就到了,天壇。同樣的,鵝小姐去買門票跟租導覽器,我還是站在大陸旅遊團的導遊旁偷聽他們講故事,聽他們講講回音壁、天心石,丹陛橋……,等的典故,這裡是清朝用來祭天祭祖的聖地,但是由於遊客過多,所以還是吵吵鬧鬧的,沒有什麼莊嚴肅穆的氣氛。 回音壁是一個圓圈圈的牆壁,利用音響學的原理,據說可以讓兩個站在圓的正對面的人,說的話聽的清清楚楚,不過這個時候,回音壁這個直徑大約30公尺的圓璧,大概站了有50個人,所以我連大陸人的悄悄話都聽的一清二楚,阿高,這裡真牛逼,娘,感謝你生下我……,一大堆這些垃圾話。我跟鵝小姐則只是說說你聽得到嗎?聽的清楚嗎?之類的話。而天心石也是,小小的一塊石頭,居然站了五、六個人,人真的太多了。 後來大家排隊要上皇穹宇看看,皇穹宇的宮殿必須順著一個樓梯往上走才會到,我跟著所有人一起排隊,我覺得好擠,因為人好多,我距離前面的人跟左手邊的牆好近,正當我這麼想的時候,一位大叔先是像一條魚一樣地滑過我的左手邊,再往前插入我跟前面那位老外的中間 (題外話說一下,北京外國人超多) ,我先是一傻眼,還沒來的及反應過來,那位大叔的母親以及小孩也是使出同一招塞進那位大叔的前面,因為那位大叔在應該前走的時候並沒有跟著走,所以多了一些空間可以容納它的家人,好偉大。這時我傻眼了,但是又很氣憤,因為感覺又回到香港迪士尼一樣,這時我當我想要轉過頭去跟鵝小姐抱怨一下的時候,沒想到她也正跟一位踩住她腳的小弟搏鬥,小弟踩了她好幾腳,鵝小姐不爽,所以對著應該是他老豆的中年男子大喊:『弟弟,你踩到我的腳了。』沒想到父子兩人連眉頭都不皺一下的就往前走。 我又傻了,沒想到在短短的幾層階梯,我可以不斷的傻了又傻,而又在我還沒回神過來的電光火石之間,我發現又有一位疑似是剛剛插我隊的那位大叔的老婆又想故計重施,為了讓大陸人知道台灣人不是東亞病夫,所以我立刻往左手邊倒下,一整個往下擋,但是沒想到大叔他老婆瞬間出了大絕招,彎下腰準備過山洞,果然是身經百戰,但是我可不是省油的燈,背在左肩背包立刻往下垂,就在大嬸有點嚇到的時候,我的左腿立刻卡住那僅剩下來的一點空隙,這下就算大嬸會縮骨功也過不去了。本來以為這樣就結束了,沒想到大嬸似乎要利用我的廉恥心,連續不斷作勢要彎腰通過我,而本來應該站在我前面的大嬸她老公、大嬸他婆婆,以及大嬸他兒子,沒想到居然已經跑到更前面去了,大嬸急了,居然說了句:『對不起,借過兒。』我這時更是嚇到傻眼,沒想到大嬸的禮貌居然是用在這種時候,我怎麼可能讓她過,讓她去跟她的家人團聚,我充耳不聞,當作自己是聽不懂普通話的外國人。大陸人,老話一句,再給他們一百年的時間吧! (沒想到自己這段時間不超過一分鐘的事,居然可以寫這麼長。) 看完了皇穹宇,我們一夥人就決定先在旁邊休息一下,仔細看了一下,這裡的佔地真的很廣,而且樹好多,據說天壇這裡的柏樹有六萬多株,真的很難以想像。後來我們走在好像怎麼走都走不完的丹陛橋,很佩服當時建造這條橋的工匠,可以把這條橋建造的如此直又長,走著走著心中的敬畏之心又多了一些。後來終於來到了天壇最著名的建築,祈年殿。看到了祈年殿的時候,心中的感動好多,因為這棟建築太漂亮,太雄偉,深藍色的琉璃瓦屋頂、純白色的漢白玉屋基,以及朱紅色的門柱、和璽彩繪的裝飾,整體的顏色雖然強烈且震撼,但是卻可以感受到一股巨大的合諧。我用心地看著祈年殿大概有十分鐘,腦中想著以往在媒體或是書本看見它身影的感覺,還沒看見的時候,就覺得它一定很震撼,但是實際看見時的感受卻又比想像大了很好幾倍,我一邊重覆的聽著自動導覽器說著它的典故與故事,一邊用力的盯著祈年殿,我想要把這一刻的感受深深的記下。 後來走近祈年殿,看見裡面四圈木柱撐起了這座宮殿,自動導覽器也說著每一圈木柱所代表的意義,便對古時中國人的智慧以及其對於宇宙間運行規律崇拜的虔誠感到尊敬。想起之前看達文西密碼跟天使與惡魔時,當時對於西方宗教世界對於這些類似符號與意義的心思感到不可思議,因為每一個典故總會充滿著對稱與完美,現在想想,其實中國文化也不差,我們應該也要有一個人可以就這些中國古代符號、節氣、星宿,以及風水來寫個小說,一定也會很暢銷,雖然倪匡有些故事是此種風格,但是格局似乎還是可以更大些。 而我忘了在天壇的哪一個殿裡,有供奉著清朝歷代皇帝的神位,但是後來的幾位神位都沒有供奉其中,導覽器的先生說,因為後來的幾位皇帝都覺得自己做的不夠好,所以沒有資格住進這神聖的祀堂內,此時我便又感到一陣古時的惆悵,其實很多過去歷史中發生的事,很多事不盡人意,世界進步的太快,各國的競爭太過激烈,這些發生的太多事並不是當時封閉的皇宮貴族可以趕上的,以致發生太多令人遺憾的事,雖然很多事都是其來有自,但是心中不免還是感到一陣唏噓,而此類的感觸其實在北京遊古蹟景點的時候,不時出現。 頤和園 頤和園,這是一個相當美麗的地方,我們是在遊北京的第四天去的,這裡的遊客依然相當多,在這裡只覺得以前的皇帝真的很會享受,因為這裡的建築十分的華麗,而建築體本身,則是依著山,傍著湖所建,我們從東門進入頤和園,延著旅遊書介紹的景點繞著走,這裡的建築很美,不管是仁壽殿、長廊、排雲殿、佛香閣、南湖島,蘇州街……,都讓我歎為觀止,這裡的建築不像紫禁城那般的大器,給人壓迫感,取而代之的則是一股寧靜、清幽,這裡給我感覺比較像是美術館。不過這裡很多的小故事,卻讓頤和園的美麗掛上了一層哀傷。例如光緒皇帝在維新失敗後,被慈禧太后軟禁在玉瀾堂內,前後共十年之久,如何軟禁?很簡單,慈禧直接把玉瀾堂的一道門砌上水泥,所以就出現了原本應該是出口的一道門,反而封閉住的一個詭異景象。 長廊是一個條看不到盡頭的走廊,而長廊的天花板則畫著許多不同的歷史故事,或是一些江南的風景,我走在其中,雖然身邊的人這麼多,但是還是覺得很悠閒,不難想像當如裡面只有皇帝以及幾個太監跟隨其後時,那樣的寧靜應該是我所能感受的幾百倍,但是皇帝的身邊,也只能有那些人而已,因此除了休息之外,心中應該會感受到一絲孤獨吧!而蘇州街是一條仿造蘇州街的街道,聽說當時是給不能外出的皇妃逛街用的,仔細想想也是心酸,那種感覺就很像在學校裡蓋一間shopping mall,因為出不去,所以只能在這個假的蘇州街逛逛,假裝開心。 後來我們上了排雲殿跟佛香閣,站在佛香閣的時候,可以鳥瞰頤和園,心情頓時開闊不少,耳朵聽著自動導覽機說著這裡的故事,這裡原來是慈禧用來慶祝六十大壽所建立的,迴廊還雕刻著當時官員祝壽的賀詞,佛香閣裏有一尊千手觀音,可以供慈禧在此修身養性,為國祈福。而在這個表面聽起來美好的故事背後,卻是有但書。在建造這座美輪美奐的佛寺時,正是甲午戰爭發生的時期,慈禧完全不顧當時的戰況,硬是把用來打仗的錢都拿來蓋房子,開生日party。聽到這個故事時,那些官員祝壽的賀詞,頓時顯得諷刺,原來就是拍馬屁用的而已,完全沒有人敢直言進諫,說慈禧太后的不是。 而慈禧也幽默,把用來打仗的錢拿來蓋佛寺,供奉在裡面的千手觀音,如果知道自己是由當時百姓的痛苦所建立出來,應該也會嚷嚷著說我不要被雕出來之類的話吧!是阿,每個朝代走到最後,總是會出現這些匪夷所思,矛盾到了極點的事,所以才會被滅,而我們這些後來人,也是因為他們這麼揮霍無度,才得以看見這一棟棟的建築奇蹟,這一副副的似畫的人間仙境。 不逛胡同不回家 搭三輪車逛胡同的時候,師傅說來北京,有兩件事一定要做,不登長城非好漢,不逛胡同不回家。所以兩件事就放在一起講吧!我們逛的胡同是在鐘樓與鼓樓那邊,我們一行人那天先去了景山公園跟北海公園,從景山公園可以遠眺整個紫禁城,很壯觀,而北海公園的白塔,則與這幾天看到的建築的感覺相差很多,據說是喇嘛的寺廟,而瓊島的仿膳,則是相當好吃的一個餐廳,據說餐點是仿照以前皇帝吃的東西所做,很好吃。 後來我們看了旅遊書的地圖,感覺我們離南鑼鼓巷不遠,所以我們決定用走的過去,我們沿著地安門街一直走,而這個地安門街,嗯嗯,應該就是One night in北京的那個地安門,呵呵,不知道為什麼,我覺得蠻開心的,應該是動了真情了,不過真的走了蠻久的。南鑼鼓巷是很有名的地方,裡面有很多條胡同,所謂的胡同,就是台灣的巷弄,上海的弄堂,都是小巷子,不過在不同的地方都有不同的稱呼,這是騎三輪車載我們的師傅說的。 我們坐三輪車逛的時間不長,因為我們只想要體驗一下,所以只逛了幾個比較著名的地方,而搭三輪車在到處逛的時候,師傅會一直說一些故事跟典故來聽,那些故事都蠻有趣的。例如:師傅在經過一個比較大戶的家的時候,都會指門當給我們看,所謂的門當,是在大門的上方的裝飾柱,門當越多,表示這戶人家的官位越高,所以中國人常說的門當戶對,其實就是指雙方家庭在提親事的時候,彼此的地位對不對等,鮮少有官大嫁官小的事。而我們經過的胡同裡,有很多戶人家都有門當,也就是說當時的這一區住了很多的朝廷命官,也就又流傳著老北京的一句話,不到北京不知道官小。 師傅又說,這一區胡同,以風水地理位置來看,是在紫禁城與鐘樓鼓樓之間,紫禁城是皇帝居住的地方,所以是龍頭,沿著地勢來看,整個北京像是一條龍,這一個住著所有朝廷命官的胡同區,就是這條龍的龍脈,而鐘樓與鼓樓則是押著這條龍的玉璽,怕的就是這條龍會飛走,國家會滅亡。這些故事我聽的好入迷,一趟大約40分鐘三輪車之旅,令我意猶未盡。而當我們以很緩慢的速度遊著胡同的時候,身旁有很多的外國觀光客則是以很快的速度被三輪車載來載去,我想這跟語言不通有關,三輪車師傅就算有再多的故事,遇到語言不通的外國人時,也無計可施,所以大多是以最快的速度繞完胡同,旅客們當然就只能走馬看花,可惜可惜,無緣聽見中國神秘的一面。 至於胡同本身的景緻,其實我是有點失望的,雖然有許多從年代很久遠的房子,但是可以看見的是,更多的老房子一間間的被改建,許多已經是現在水泥建築的,許多是正在改建的,應該也有一些是未來會被改建的老房子,對於無緣看見真正的胡同全貌,我的心中的確是相當遺憾,看來之前聽說北京因為申辦奧運,打掉了許多老房子的事是真的,可惜,這個世界總是很難在新的都市發展與傳統的歷史文化間取得一個平衡,不管哪個國家都是一樣。後來我們撘車在鼓樓下,慢慢散步到煙袋斜街,再走到後海酒吧區,柳樹很多的後海很漂亮,光想像就覺得如果可以跟三五好友在這個吃個晚餐,喝點啤酒聊聊天,一定是相當痛快的事,不過後來因為我們要趕去西單,所以便匆匆離開。 不登長城非好漢 萬里長城,從小就在課本裡看到不想看,自古就是鞏固中華民族抵擋外族的屏障、從太空中唯一可以看見的兩種建築物之一 (這個好像是假的。) 、大衛魔術師穿越長城、還有就是電影一路玩到掛,兩個老人在長城上騎重機的鏡頭……,太多有關於這裡的事,從小聽到大,這次可以真的靠近它,走在長城上,心中充滿著期待。要從北京過去八達嶺有幾個方法,我們一開始本來要搭公車,因為最便宜,出發前在網上找資料的時候,就有聽說有黑心919公車,沒想到真的被我們遇見,過程不詳述,有興趣可以看鵝小姐的遊記→北京之旅Day 5─八達嶺長城‧西單,所以去長城真的要小心一點。 搭公車這個方法行不通,所以我們就決定搭火車過去,車票很便宜,只要十幾愧人民幣,而且頭等艙只貴了三塊錢,我們毫不猶豫的買了頭等艙的車票。火車搭起來蠻舒服,座位很大,我們大家聊了一下天之後,我就先休息一下,睡著了。後來鵝小姐把我搖醒,我本來以為到了,沒想到鵝小姐很興奮地指著窗外,沒想到就看到了沿著山嶺綿延的萬里長城,感覺好震撼,而且很壯麗。後來火車繼續走,長城也不時出現,果然是綿延萬里的長城。 下了火車,就往八達嶺的入口走,這裡的人也是好多,老外的比例也超高,這裡看來也是西方人來中國必遊的景點。我們開始攀爬長城,長城很長,走在長城上的人龍也很長,整個走道幾乎都塞滿滿的,又讓我想起在紫禁城時,很像在攻城打仗。長城由於是沿著山所建造,所以起伏的坡度有大有小,小的走起來很輕鬆,大的就一定要拉著鐵扶梯才好走。不管站在長城的哪一個門,往前往後看,都沒辦法看到長城的盡頭,而長城彎曲的體態,真的很像是一條靜伏在山峰的龍,很有威嚴。 在買票的地方,有一面五星旗連在旗桿上,迎著長城這裡的風,來回的飄著,而在長城下的一處山坡,則有北京2008年舉辦奧運時的巨大標語,【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這裡真的有夠北京。 我們停在北八門,本來想要搭纜車下山,不過因為人太多,所以我們就沿著來時的路再走回去,走在長城邊下時,忽然覺得如果以前的人必須要在這樣的地方當兵的話,真的是很辛苦。我們所走的這段路,應該算是好走的,聽說有的長城根本就跟攀岩一樣陡,來的時候難,又是一個人駐守著邊疆,應該要很久的一段時間,才能再跟人群接觸,是一個很孤單的工作,難怪以前發配邊疆也是刑罰的一種。 After Day 1 contact with Beijing people 上長城是我們在北京最後一個比較大的景點,晚上我們就回到北京市內的西單,是北京最多年輕人喜歡去的地方。從第一天下飛機到這一天,在北京也算是呆了幾天,很多一開始很討厭的事,其實後來也漸漸習慣,北京人喜歡插隊,北京人不說對不起、謝謝、請,北京的地鐵有的沒有冷氣,北京的計程車都不開冷氣……,許多跟台灣不一樣的地方、文化與習慣,其實真的都習慣了。台灣人說的是北京話,北京人說的當然也是北京話,由於少了這一次語言的隔閡,所以很多時候都會忘記其實我們畢竟還是生活在不同地方的人們,當然會有不一樣的文化與空氣,以及彼此之間一種格格不入感,這樣的事,我相信不管是在哪一個國家都是一樣。 在最後一天的計程車上,思緒忽然清晰,發現我們也漸漸的知道怎麼與北京人打交道,搭地鐵立刻把背包拿去安檢、買東西要殺價、插隊是一種文化、每天都要吃包子、奇怪的電視節目 (大陸的電視其實超好看,我每天回去民宿都會一直看,很多都超好笑,後來我每天都還會固定收看一個連續短劇,炊事班的故事。) ……,後來對北京的感覺,就越來越深厚。就跟之前出國一樣,漸漸的就會呼吸到這裡的空氣、走在這裡的路、曬這裡的太陽,跟這裡的人說話,這裡的每一點,每一滴都會滲透進我們的身體。 北京擁有傲人的歷史古蹟,卻又剛舉辦過奧運,有萬里長城,也有個很大的鳥巢,在這個地方生活的人,稱呼這裡是老北京,這裡卻有著中國大陸最先進的都市發展,這種新舊的衝突與融合,高度發展與政治重要性,讓這裡變的這麼特別,難怪北京人這麼驕傲。這裡是老北京,住在這裡的都是老北京人。 在北京吃東西 而在老北京,吃東西也是很重要的一環。之前跟團去泰國,每一餐都吃自助餐,然後吃的東西也都差不多,所以對於泰國的食物,其實回來台灣後,我一點感情都沒有,這就是跟團無聊的地方。這一次在北京,托鵝小姐的福,她在網路上找了很多資料,每一天吃東西都是一種享受,不管是在王府井大街的爆肚、老北京炸醬麵、鴨王北京烤鴨、護國寺小吃、都一處、民宿附近的小吃店、狗不理包子、王老吉飲料、瓊島上的仿膳……,很多,每一個地方都是我們搭著地鐵,看著旅遊書一餐一餐去吃回來的,那種感覺真的很棒,不過太多了,所以就不多寫。不過鵝小姐都很詳盡的寫在她的BLOG裡,有興趣可以點鵝小姐的BLOG → Life is a trip!! 北京飛往香港的天空 對北京再依依不捨,還是要回家,我們一踏入北京首都機場後,就在大廳拍照紀念,大家都在唸著我不要回台灣,我要留在北京這類的話,不過說歸說,還是得去櫃檯畫機位。排隊的時候,我就問了一句,護照跟台胞證先給我吧!沒想到鵝小姐很緊張的說,沒有在我這邊!我們先冷靜一下,搜尋了一下行李,真的沒有,心都涼了,沒想到剛正在嚷嚷著想留在北京的我們,可能回不了台灣了。後來很緊急的打電話給北京之家的奶奶,請他幫我們看護照有沒有在北京之家,結果我們把護照跟台胞證放在保險櫃的最上層,因畏太隱密了所以沒看到。距離飛機起飛的時間越來越短,只好厚著臉皮請北京之家的奶奶幫我們送過來,沒想到奶奶很有義氣的立刻打D過來機場,真的是很感激,真的太感謝了。 在最後的劃位時間前,終於劃到機位,心中總算鬆了一口氣,不過情緒其實還是有點回不來,不過後來上飛機倒是發現,我們的座位被升等成商務艙,寬廠的座位,空姐親切的服務,還有很高級的飛機排餐,我那有點嚇到的情緒,就在北京飛往香港的天空上,伴隨著喝了一點紅酒的微醺,漸漸回復過來。 回台灣之後 後來回到台灣,看到電視在介紹北京,不管是新聞或是專題報導,都會刻意停下來看,有一次看到正在介紹改建後的前門大街,也是很高興,好像看到朋友上電視,這就是自助旅行迷人的地方吧!寫BLOG的這個時候,很多在北京的小畫面都會一一出現在腦海裡,五星旗在長城邊飄揚、鴨王師傅片鴨的鏡頭、騎腳踏車的老人、下雨的紫禁城、藍屋頂的天壇、北海公園的白塔、黑心919公車司機……,真的很多,雖然我們都說以後要去北京,一定要在十年後,因為還是很討厭沒禮貌的大陸人。然而對北京的這座城市,我還是很喜歡,因為這是我用快走斷的雙腿,一步一步走過的城市。在未來,我還要走更多的城市與國家,體驗更多的不同的文化。 (不知不覺就寫了好多。)
4 Comments:
這篇真的好長阿,終於讀完了
閱。
我還是對於你和大嬸的過招非常敬佩。
超屌滴~~
哈哈,抱歉,我只有在你描寫插隊的那一段最認真看,超北七的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