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April 03, 2006

模仿犯

Image hosting by Photobucket
前陣子看了一部小說─【模仿犯】 (Copycat Killer) ,作者是宮部美幸。它是一部推理小說,分上下兩本,第一次在書店看見 (上) 的時候,我還笑笑的跟鵝小姐說:『這本書也太厚了吧!我看【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的時候就覺得很厚了,沒想到這本模仿犯比它還厚。』說完後,我拿起來翻閱了一下,沒想到鵝小姐又笑笑的拿起一本在我面前晃,我正奇怪她笑什麼的時候,赫然發現我手上拿的這本模仿犯跟他手上拿的那本模仿犯書皮的顏色不一樣,我拿的是 (上),她拿的是 (下),一本就已經夠厚了,居然有兩本一樣厚的,誰看啊?我看了,共1400多頁。
這本書的大意很簡單,故事發生在日本,有兩個男人一直在殺女人,與一般的連續殺人犯不同的地方有兩個,第一、殺人沒有理由,只是想殺人而殺人。第二、透過媒體羞辱警察與被害者家屬。最後沒有任何意外的,壞人被抓了。這本書是推理小說,但是殺人事件的描述在上集的後面就沒有了,一開始我以為是作者的幌子,讓大家以為沒事了,再冷不勝防的殺幾個人,不過沒想到一直到了故書的結尾,殺人事件都沒有再延續下去,不過取而代之的是更深層的社會狀況探討與相關人物的心理情緒。我不是一個會寫書評的人,所以我就不再更詳細、深入的去說這部小說。如果你覺得我平常說的話還可以信的話,可以試試看去看這部小說,就算覺得不好看,把整本看完也會有一種成就感,就像跑了42公里的馬拉松一樣。
我們可以在電視上看到很多的電影廣告,也就是預告片,但是卻看不到任何書的廣告,頂多只有在一些較冷門的時段與頻道,會請一些作家來聊聊自己的新書,或者推薦一些書。所以,如果不是一個常跑書店的人,其實很難發現好多隱藏的好書,書一定會有看完的一天。網路跟電視不太一樣,書籍的相關討論很多,我的習慣是隔一陣子就上上書籍的討論區,如果有喜歡的就記下來,圖書館有就跟圖書館借 (這是一個很好的資源) ,沒有的話再去書店看,喜歡的話就買回家。
網路上有這麼多的評論,如何透過這些評論決定我想要看的書呢?我不是太在意推薦的文章寫什麼,因為現在實在是有太多人喜歡在評論裡掉書袋,看了就覺得頭很痛。所以我比較在意推薦的人是誰,不管是朋友,還是不認識的人 (藝人、作家、朋友的朋友……。) ,如果我覺得我欣賞,或是認同他的話,我就會去看他喜歡的書,就像看到漂亮的人穿著漂亮的衣服一樣,我們都會想買,而一個我不欣賞的人,就算他寫了1400多頁來描述一件衣服,我還是不會去買,其實這是一種偏見,我承認,但是偏見往往在大多數的場合都成立,唉唉,沒辦法。
所以,我就不多寫【模仿犯】的評論了,只說一句很簡單的話:『我覺得很好看。』最後,【V怪客】 (V for Vendetta) 這部電影,我也覺得很好看,有種莫名的帥氣,有機會去看看吧!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