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uki Murakami
“ Haruki Murakami “這個小說家的名字大概很少人聽過,不過如果說” 村上春樹 ”的話,應該就很少人沒有聽過了。而這個小說家代表著什麼?對別人而言,他可能是一位小說家、一種文字風格、一個模模糊糊的日本人、一個族群、一個時摩的詞彙……,等。而對我而言,村上春樹代表著我一段多愁善感的歲月,這段時間大概是我19歲到22歲左右,才三年,現在看起來這段時間還真短。說真的,因為看他的小說,我曾經以為我會一個人就這麼的孤獨過下去。而我最喜歡的村上的小說是【發條鳥日記】、【尋羊冒險記】、【挪威的森林】、【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 第一次看他的小說是大二的下學期,差不多19歲過一點,我也不是很確定,那時候看的是【挪威的森林】,不過是大陸版的電子書,翻譯的不好。那時候很喜歡其中的一段情節,就是渡邊跟綠在百貨公司的頂樓聊天,然後忽然下起雨,所有的人都跑到百貨公司裡躲雨的時候,只有他們兩個還是一動也不動的坐在外面,只撐著一把傘。會喜歡這段的原因是因為村上把百貨公司的頂樓描述的很生動,我幾乎就直接聯想到大立伊勢丹,然後再幻想把自己放進去那個情節會有多浪漫,那個時候我很喜歡做這種沒意義的幻想。 看完了電子書之後,我開始到圖書館找一些他的小說來看,然後花了大約1年多的時間,我就看完他所有的小說,不管是長篇還是短篇,當然還有遊記跟隨筆。看他的書後,受他的影響其實蠻大的,他小說中的人物通常都會把一個十歲當作一個階段,例如:三十歲或是五十歲,過了那天生日,好像世界就完全不同了。書中很仔細的描述為什麼不同,而我受了影響,所以回想起我20歲生日那天,我一點都開心不起來。當然還有很多其他很多的例子,例如:一個人獨來讀往、一個人在家讀小說、覺得大人很無趣、對世界有一種無力感、不喜歡說話……,等。 現在回頭看那些日子,實在是覺得自己很可愛,為什麼自己可以變成一個那麼自我封閉的人?為什麼自己可以這麼瘋狂的去看小說?為什麼在教室裡可以一直不講話?這些問題的答案我也很懶的去想,因為都過了,而我也很開心我有過這段多愁善感的年紀,總覺得每個人在長大的過程,如果沒有一段鬧彆扭的歲月的話,好像就少了什麼。 我覺得自己像一個宅即便的物流士,貨車裡裝著很多東西,這些東西有我的想法、價值觀、世界運轉的方式、情緒、對未來的期許……,這些東西都被我的黑貓卡車隱藏起來。隨著走的里程數越來越多,上上下下的多西就越來愈多。當我到了一家咖啡店,我把孤獨放下。到了一個農家,我收走了新價值觀。到了河邊,我把看過的小說當作石頭一樣,打水瓢地丟出去。很多東西的上下其實不是我願意的,但是也沒辦法。 關於送走的那些東西,看村上春樹的小說就是其中一件。我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忽然很少看他的小說,而且發現這件事的時候,已經是幾個月以後的事了,這是一個好現象,還是壞現象?我也不知道,不過我的確對” 村上春樹 “這個詞彙漸漸麻痺了。不過昨天晚上在網路上看到了一個網頁( 網址附在最下面 ),內容是台灣的二十五位讀者對村上提出的二十五個問題,看到裡面一些問題,忽然有種很熟悉的感覺,因為很多讀者的想法我以前也有過,看著看著,有種很感動的感覺,有點懷念那些被我送走的東西,不過算了,以後再找回來就是了,人總不能一直忙著找以前的東西。 文章的最後,附上三個東西。第一個是之前我提到的網頁。第二個是我大二寫的報告,內容與村上春樹有關,9000多字。 第三個是我很喜歡的一個短篇:下午最後一片草坪。 第一個:http://0rz.net/5213A 第二個:http://myurl.com.tw/me2l 第三個:http://myurl.com.tw/r46f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