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April 28, 2006

我唯一的傳統底片

Photobucket - Video and Image Hosting
大約兩年多年前,有一次我自己一個人騎摩托車去七股,那裡最有名的就是白色的鹽山,遠遠看很像下雪,很漂亮,近看就還可以,就正如小說裡說的:『很多東西,遠遠看都很美。 』我下午3點多就到了,待到晚上8點多才走,我一個人一直在附近徘徊,最後幾乎是一直坐在鹽山上,看著天慢慢變黑,也看著人潮慢慢消失,最後居然只剩下我一個。
七股那邊沒有什麼路燈,,所以沒有光害,如果沒有雲的話,可以很清楚的看見星星,但是幾乎是伸手不見五指,一個男生待久了也是蠻害怕的。我當時帶了一台借來的單眼相機,還有一組非常重的腳架,而一個人在那裡待這麼久的原因,只是我要拍一張照片給鵝小姐。
當時我跟鵝小姐是處於十分曖昧的狀態,有一次我們討論到七股的鹽山,我跟她說那邊晚上很漂亮,可以看到很多星星,她就說她只有白天去過,所以沒看過那邊的星星,那時候我就半開玩笑的說:『有空我帶星星回來給你吧! 』她當時也笑笑的說:『好啊!帶一堆回來吧! 』現在想起來,這對話好像有點蠢。而當時的我沒什麼課,很閒,過沒幾天我就出發了。
當時雖然已經用了數位相機一段時間,但是傳統底片的相機根本就很少摸,更不用提單眼相機了。說要拍星軌,還真的是一點概念都沒有,於是我就上攝影網站現學現賣,跟同學借單眼的時候,也跟對方請教了一番。回去後,我把相機還給我同學的隔天,他就幫我把照片沖好了,很悲慘的,我拍的十幾張幾乎都失敗,只有兩、三張比較成功,而畫面都是像這張一樣,很單調,不過我自己卻很喜歡。仔細想想,這好像是我拍照這幾年來,唯一一張用傳統底片洗出來的照片。
隔天,我很細心的寫了信封,也寫了信,把星軌的照片放在裡面後,就貼上12塊錢的郵票,寄給當時遠在台北唸書的鵝小姐。真不錯的青春,曖昧VIVA。

Saturday, April 22, 2006

雅量

Image hosting by Photobucket
Coldplay,去年的專輯【X&Y】以830,0000張的銷售量,勇奪2005年全球銷售冠軍。我個人很喜歡這個樂團,某天在實驗室上網的時候,找到了一張圖片,我覺得很喜歡就把他列印下來,想要貼在自己坐的位置上。
印出來後,我先把他放在印表機的旁邊,有個學長走過去,用很懷疑的眼光,拿起我印出來的那張圖片問我: 『你印這個幹麻?』我想了一下說: 『我很喜歡這個樂團。』過了一分鐘,又有一個學長走過,又問了我: 『你印這個幹麻?』我就又回答了一遍: 『因為我很喜歡這個樂團。』回到我的座位後,我旁邊的那個同學又問我: 『你印這個幹麻?』我忽然有點回答不出來。當時腦海中想起一個故事,一個媽媽被連續告知他兒子殺人了,第一、二次他相信自己的兒子不會殺人,第三次媽媽就翻牆逃走了,我也不太知道我印那張圖幹嘛了。另外,也想起了一篇國中的課文 ─【雅量】。
大家應該都會被問: 『你為什麼會喜歡這個東西?』或是 『你幹麼這麼做?』這類的問題吧!一開始會很認真的回答,被問多了,其實都有點煩,然後就開始亂回答或是敷衍的帶過答案。我最常被問的幾個問題應該有: 『你為什麼這麼喜歡陳綺貞?』、『你的電腦桌面為什麼什麼東西都沒有?』 (我習慣把桌面的圖示都隱藏起來) 、『你為什麼要買高筒的鞋子?』、『你為什麼要用PHOTOSHOP做一些圖片?』 ……,大概都是這一類很微妙的問題。對方會問這樣的問題就是因為他沒辦法接受,也就是說他很不解,可能A覺得陳綺貞是個很普通的人,可能B覺得桌面沒圖示很不方便,可能C覺得低筒的鞋子穿很方便,最後可能D覺得做這些圖片沒有什麼太大的意義,總之,這些事一定是A、B、C、D不會做,或是不會喜歡的。
這些問題可以詳細的回答,也可以很簡單回答,我總是回答: 『你也有自己習慣的、或是喜歡的東西吧!這就是我習慣的、跟喜歡的東西。』這時候我的心中都會有個OS: 『真想發起 ”人人有雅量” 的活動。』
我喜歡舊舊的房子、高筒的CONVERSE、鵝小姐送我的手工卡片、LINKIN PARK、香港電影、我老媽幫我做的床單、寬螢幕、毛線外套、拍立得、電影票跟、舊款的BENZ 300、哈士奇、我的DIESEL手錶、指甲剪短短的、……喜歡超多東西。當然也是有很多討厭的東西,在路上看到怪怪的髮型、兩個5兩個6、足球、自以為是的人……,我私底下罵人也是很難聽的,不過我很少當著別人的面說: 『你怎麼會喜歡XXX……,』之類的話。
( 這裡我引用【雅量】這篇文章裡的一段文章,我覺得寫的很好。)
人總會去尋求自己喜歡的事物,每個人的看法或觀點不同,並沒有什麼關係,重要的是──人與人之間,應該有彼此容忍和尊重對方的看法與觀點的雅量。 如果他能從這扇門望見日出的美景,你又何必要他走向那扇窗去聆聽鳥鳴呢?你聽你的鳥鳴,他看他的日出,彼此都會有等量的美的感受。人與人偶有摩擦,往往都是由於缺乏那分雅量的緣故;因此,為了減少摩擦,增進和諧,我們必須努力培養雅量。
最後,我一直很努力的去做的一件事,就是: 『尊重別人喜歡的東西。』希望與大家共勉之。

Friday, April 14, 2006

How I used to feel it ?

Image hosting by Photobucket
這個星期台南的天氣變化很大,星期一、二的時候,天氣很熱,熱到回家想開冷氣,在學校也是一直待在冷氣房裡。星期三、四的時候,就忽然下起大雨,星期三天氣還蠻涼爽的,星期四卻很悶,悶到讓人懷疑是不是空氣都沒有在流動了。明天星期五,不知道會是怎樣的天氣? ( 對了,照片是以前拍,先說一下,現在比較少帶相機出門了。)
星期一的下午,我在學校的研究室。大概5點半的時候,我渴了想要出去喝杯水,打開門,低頭要找拖鞋的時候,被地上的陽光嚇到,因為很亮,而且顏色是很漂亮的橘色,由於研究室的外面是一條長長的走廊,所以陽光要照進來一定是沉到很低的角度了。我把水瓶裝滿了水之後,就站在面向西邊的大窗戶看夕陽,看了幾分鐘,因為研究室在12樓,所以看的很清楚。
星期二,我吃完晚餐回來的時候,太陽已經下山了。我同樣去裝了水,裝完水後我就很習慣的又走到大窗戶旁邊,發現現在正是我以前最討厭的時刻,白天跟夜晚的交接,這時候黑暗會從東邊像布幕一樣的慢慢拉過來,西邊的地平線那邊,雖然有很漂亮的晚霞,但是卻會在短短的幾分鐘內被擴散過來的黑暗往下推,推到地球的另一邊,這種白天漸漸消失的時刻,總是讓我有很重的無力感。不過現在看到,反而還蠻開心的,因為晚霞很美。
星期三的中午,早上一直持續的下雨,幾次我經過大窗戶的時候,外面都是白色的雨水跟霧,能見度很低。而我在結束了一個實驗之後,走到大窗戶附近跟鵝小姐講電話。講完之後,雨停了,而外面的髒空氣經過一個上午的下雨,非常乾淨,一眼就可以看到遠遠的海,而且我發現學校另一個校區有很多樹,平常我沒有注意,不過仔細一看卻有點驚訝的發現,其實這個世界上有非常多種綠色。而晚上又經過大窗戶的時候,發現有2、3個人在看窗外,原來是有煙火,我看了幾分鐘後就回家了,夏天的夜晚看到煙火,還蠻開心的。
星期四,非常悶的一天,雨也下的蠻大的。今天大窗戶沒有好戲可以看了,所以我就坐在冷氣很強的研究室,聽我上個星期帶來的王菲舊專輯【你快樂,所以我快樂】,真是一張經典的專輯。
因為天氣的變化很大,即使是寫文章的現在也一直覺得這是很妙的一個星期,而且也從大窗戶看到了很多不同的東西,講的文謅謅一點,就是情緒很濃縮的幾天。以前的我是以怎麼樣的心態來看這些東西?而現在的我又是怎麼看的?唉唉唉,不知道該怎麼作結尾了。不過如果不想那麼多,以及怎麼結尾的話,我很喜歡這幾天的大窗戶。
Image hosting by Photobucket ← 這是大窗戶本人。

Monday, April 03, 2006

模仿犯

Image hosting by Photobucket
前陣子看了一部小說─【模仿犯】 (Copycat Killer) ,作者是宮部美幸。它是一部推理小說,分上下兩本,第一次在書店看見 (上) 的時候,我還笑笑的跟鵝小姐說:『這本書也太厚了吧!我看【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的時候就覺得很厚了,沒想到這本模仿犯比它還厚。』說完後,我拿起來翻閱了一下,沒想到鵝小姐又笑笑的拿起一本在我面前晃,我正奇怪她笑什麼的時候,赫然發現我手上拿的這本模仿犯跟他手上拿的那本模仿犯書皮的顏色不一樣,我拿的是 (上),她拿的是 (下),一本就已經夠厚了,居然有兩本一樣厚的,誰看啊?我看了,共1400多頁。
這本書的大意很簡單,故事發生在日本,有兩個男人一直在殺女人,與一般的連續殺人犯不同的地方有兩個,第一、殺人沒有理由,只是想殺人而殺人。第二、透過媒體羞辱警察與被害者家屬。最後沒有任何意外的,壞人被抓了。這本書是推理小說,但是殺人事件的描述在上集的後面就沒有了,一開始我以為是作者的幌子,讓大家以為沒事了,再冷不勝防的殺幾個人,不過沒想到一直到了故書的結尾,殺人事件都沒有再延續下去,不過取而代之的是更深層的社會狀況探討與相關人物的心理情緒。我不是一個會寫書評的人,所以我就不再更詳細、深入的去說這部小說。如果你覺得我平常說的話還可以信的話,可以試試看去看這部小說,就算覺得不好看,把整本看完也會有一種成就感,就像跑了42公里的馬拉松一樣。
我們可以在電視上看到很多的電影廣告,也就是預告片,但是卻看不到任何書的廣告,頂多只有在一些較冷門的時段與頻道,會請一些作家來聊聊自己的新書,或者推薦一些書。所以,如果不是一個常跑書店的人,其實很難發現好多隱藏的好書,書一定會有看完的一天。網路跟電視不太一樣,書籍的相關討論很多,我的習慣是隔一陣子就上上書籍的討論區,如果有喜歡的就記下來,圖書館有就跟圖書館借 (這是一個很好的資源) ,沒有的話再去書店看,喜歡的話就買回家。
網路上有這麼多的評論,如何透過這些評論決定我想要看的書呢?我不是太在意推薦的文章寫什麼,因為現在實在是有太多人喜歡在評論裡掉書袋,看了就覺得頭很痛。所以我比較在意推薦的人是誰,不管是朋友,還是不認識的人 (藝人、作家、朋友的朋友……。) ,如果我覺得我欣賞,或是認同他的話,我就會去看他喜歡的書,就像看到漂亮的人穿著漂亮的衣服一樣,我們都會想買,而一個我不欣賞的人,就算他寫了1400多頁來描述一件衣服,我還是不會去買,其實這是一種偏見,我承認,但是偏見往往在大多數的場合都成立,唉唉,沒辦法。
所以,我就不多寫【模仿犯】的評論了,只說一句很簡單的話:『我覺得很好看。』最後,【V怪客】 (V for Vendetta) 這部電影,我也覺得很好看,有種莫名的帥氣,有機會去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