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October 30, 2008

Sense of Time

Photobucket
天氣又開始轉涼了,晚上下班後,總是可以在路上聞到一股酸酸的味道,那種酸酸的味道我一直不知道是什麼,只是覺得很像葉子掉在地上之後,腐爛的味道。整個十月,過的很滿,很開心,跟鵝小姐一起吹熄我26歲的生日蠟燭之後,當然我就26歲了,好快。而吹蠟燭的那一刻,忽然想起以前同樣是吹蠟燭的一些畫面,25歲、24歲、23歲……,忽然覺得吹熄那些蠟燭,不是才只是前陣子的事嗎?但是心中卻又清楚的知道,那不會是前陣子的事,因為在那些吹蠟燭的時刻中間,塞滿了很多天,很多事,當然還有很多改變。
長大了,對於時間的感覺,越來越難以掌握,很像閉上一隻眼睛在看世界,沒有辦法分的很清楚,失去了立體感,無法清楚的分辨那些東西在眼前,哪些東西在10公里之外。昨天晚上吃的晚餐是什麼?要花很多時間才想的起來,而幾年前的一些聚餐,那些對話、店裡的擺設、與朋友說話時的表情,都可以完整的想起來,簡直就像是20分鐘前才發生的事一樣。根據相對論,時間可以是相對的,這是一種斷章取義的浪漫說法,但是很多時候,你卻沒有辦法否認它的正確性。失去準確掌握時間感的感官到底是什麼?我們閉起來,看不到身邊的時光流動的準確性的,到底是那一隻眼睛?
時間一直是一種很虛幻,但是又相當確實的單位、空間、流……,隨便怎麼樣稱呼都可以,而人們對於時間的好奇性,也一直都存在著,所以才會以這麼多的小說、電影、論文,在討論著時間。但是很可惜的,討論了老半天,始終沒有什麼結論,只能各說各話。小叮噹的時光機可以改變未來,因為作者認為這個宇宙只有一個,而結果可以經由人的行為去改變。而以只有一個宇宙的這個觀點出發,卻也有不同的意見,在電影時光機器裡,認為過去是無法改變,有什麼因有什麼果,人無法倒因為果,或者倒果為因,這是祖父悖論。而跳開這個單一宇宙的觀點,也有另外一個平行宇宙的觀點,這個觀點似乎是目前比較讓人們接受的論點,因為在邏輯與哲學的辯論上,它是比較站得住腳的。但是平行宇宙的最小單位是什麼?不同宇宙間可以被切割到什麼樣的程度,時間差是多少,沒有人知道?時間始終還是一個未解的謎。
有些時候,我們會覺得某些對話與狀況我們遇過。就在對方要說出什麼話之前,我們腦海中就會告訴你他想要說什麼,這個俗稱既視感,但是科學似乎已經證明這是一種人類常有的錯覺。其實我想說的是,時間基本上是不可逆的,時間就在一條假想的時間軸上,不斷的從過去,一直衝向未來,所在的每一個現在,在寫完這句話之後,就變成過去,未來則是我們會不斷遇見的現在,而這些,其實也不過是一些陳腔濫調罷了,大家都知道。
我是這麼想的。很多發生過的事,其實就像影格一樣的儲存在我們的腦中,時間是為這些事件命名的方法,而這些影格會因為我們對於他們的印象而有所不同,印象深一點的,就像顏色過飽和的圖片,很多時候只要有類似的情況發生,我們就會想起,我們其實就像電影放映師,把那些影格又往前排列了一些,或者是又播放一次,所以我們覺得某些事就跟電影台不斷重撥的電影一樣,不斷出現,而且很像上個周末晚上我們才剛看過。而無聊的事,就像快要沒有墨水的印表機,影像模糊又淡色調,發生類似的事也只是想起一點,但是很多時候大概就過了就忘了。而影格隋著我們對這個世界的感覺不同,它可能會由濃轉淡,或者是由淡轉濃,但是這些雙向,很難很有條理描述的機制,我覺得實在是很難理出一個頭緒,所以我的時間感才會越來越怪,越來越抓不住吧!
時間感的曖昧不明,大概也造就了這篇文章的太過私人性,所以應該很難懂,而這只是我自己的觀點,甚至連結論都不是很Solid。唉唉,但是我相信很多人也會有一樣的感覺,可以告訴我你們的想法嗎?這也許就是語言的弱點,很多時候大家想的事情都是一樣的,但是說出來卻差很多,字彙太少,人們也無法好好掌握,就跟時間一樣。所以時間感,還是一個曖昧不明,想不透的物件,先放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