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l mate searching
以前在小說裡讀過一個神話故事,人一開始都是跟另外一個人連在一起,可能是男人跟男人、女人跟女人,或者男人跟女人,有一天,神生氣了 (我忘了為什麼) ,所以就把連結在一起的兩個人切開,所以人們便終其一生尋找著一開始相連在一起的另一個人。故事很簡單,而當時看到比較有感想的,是同性戀與異性戀之間的議題。 這個議題其實很久了,有很多的電影跟小說都以這樣的題材做了很多探討,角度都更有不同,有些很肉慾,有些則很詩意,有的則是假借同志片的議題來炒作話題……,等。我在看了許多這類的東西之後,就一直在想,最健康的態度應該是什麼? 圖片是從王家衛的電影【春光乍洩】的電影海報裁出來的,我很喜歡這部電影,也很喜歡他處理同志議題的態度,王家衛從同到尾就是把黎耀輝跟何寶榮這一對當成普通的情侶來拍,拍他們發生的事,鏡頭跟故事的重點並不刻意強調他們的性別,當時看這部電影,許多的鏡頭都美的令我感動,許多鏡頭也令我感到心痛。這樣的處理方法也是受到了一些爭議,因為有評論家認為如果不討論同志議題卻找了兩個男人來拍片,這樣是在消費同志。 人二雄的漫畫【愛的自然現象】裡有說過:『所謂的性別,只是身體結構、教育心理所產生的固定印象罷了。』所以如果跳脫了傳統道德、宗教、傳宗接代、社會觀感的話,同性戀跟異性戀根本就沒有什麼差別,只是愛的對象不一樣,就像身高高矮、年齡差距、有沒有戴眼鏡……,之類的差別。不過,說是這樣說,畢竟還是要跳脫出之前所提的那些問題,同性戀才可以被認同,一切都是觀念問題。不知道到底要到什麼時候,人們才可以這麼想,就像當初聽到地球是圓的一樣,要花多久的時間才可以接受這件事呢?